2019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隆重举行

来源:群推手网 2019-04-26 15:55:13  

国当有大国工匠,城当有大城工匠。4月26日,由区委宣传部、区工商联、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在南海影剧院举行,以城市高规格礼遇向30位新晋南海大城工匠致敬。佛山市总工会副主席杨玉瑞,佛山市文明办副主任周捷,南海区委副书记、南海区人民政府区长顾耀辉,南海区人大主任赵崇剑,南海区政协主席张辉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区人大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朱伟新,以及市、区两级大城工匠、企业家代表、商协会代表、工匠工作室代表和各镇街、各部门代表共1100多人参加大会。大会专门邀请到全国“改革先锋”、“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许振超为新晋南海大城工匠颁奖并发表主题演讲,在南海掀起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高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南海力量。

礼遇大城工匠营造崇匠社会氛围

26日上午,30位新晋南海大城工匠分批亮相。他们中既有高级管理人员,也有研发团队带头人,又有技工、基层一线员工,年纪最大的已经70岁。

扫描30位南海大城工匠背后的故事,会发现他们守望着同一座精神灯塔——坚守岗位、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攻坚克难,今年已经70岁的林炳豪,他几乎一生都在追求唢呐制作工艺的提升,并将一双儿女培育成传承人,只为了这门传统文化不至于流失;又比如区廷杰,他在全球率先通过美国飓风测试,造出了全球最小边长的蜂窝芯,石材粘结强度提升至2.6MPA,超越了全球最高标准……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梳理工匠所在的企业名单可以看到,本次获命名的工匠分布领域非常广泛,既有陶瓷、制鞋、电子、内衣、空调、玉器等南海传统制造业,又有海洋装备、电梯、精密机械等高技术制造业,还有生物医药、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已经不只诞生了一位大城工匠。

正是他们以匠心铸产品,以匠魂育品牌,并以自己的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后来者,推动南海制造业潮起浪涌、迭代升级,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雨岁月谱写出一部部发展史诗,让越来越多中国品牌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对于他们的付出,南海不但以最高规格的命名大会进行隆重表彰,而且以实实在在的政策礼包作为回馈。不但通过高规格的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隆重进行表彰,据了解,获命名的南海大城工匠,一是将一次性发放2万元工资外津贴;二是依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府〔2018〕3号),认定为南海区五类人才;三是依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引进奖励和培养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府〔2018〕5号),享受生活津贴等人才引进奖励和培养资助;四是对命名的大城工匠鼓励单位设立大城工匠工作室,经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通过后,将给予10万元的创办补贴;五是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的创办补贴;六是对命名的大城工匠中的外来务工人员(非本市户籍人员)的子女,享受以政策性借读条件申请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培育工匠沃土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各行业各领域匠人辈出,折射的是南海不断殷实的制造业家底。近年来,南海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引进培育,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超27万户,其中实有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约10.2万户,拥有多个实力强大的产业集群。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工匠的培育提供了沃土,反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更多工匠精神的滋养。在今年1月举行的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表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努力打造南海隐形冠军企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新时代品牌企业。

遵循这一思路,南海区拟以本次命名活动为契机,在社会上广泛弘扬并传承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带徒传技等工匠精神。命名大会上,广东首个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年度思想盛宴——“珠三角工匠精神大讲堂”正式开讲,许振超作为首讲人上台演讲,并与现场的佛山大城工匠、南海大城工匠命名者以及南海企业家代表、各镇街各部门代表共话工匠精神。未来,主办方还将在历年的大城工匠中筛选一批工匠,举行更多的面对面分享交流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心得体验,以楷模示范号召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坚守实业,专注品质,造就品牌。

会上,南海还宣布启动《南海区技能人才三年提升工程(2019—2021年)实施方案》,其中将重点推动南海育匠三年行动计划,将工匠导向战略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在全社会打造举匠、崇匠、育匠、学匠的全链条,助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更快更好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对于这一行动,南海区机械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欧阳满云认为“非常及时。”她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更快更好更新的发展经验,要以“育匠”按下转型升级的“快捷键”。

工匠精神照亮南海高质量发展之路

礼遇匠人正在成为南海的一项传统。2017年,省内唯一一座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展示馆在南海金融公园对外开放,用图文和实物诉说南海制造业数百年的荣光以及一批批匠人的艰辛付出,同年8月8日,南海以高规格的命名大会开启一座城市对工匠的礼赞,并确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南海大城工匠命名活动的思路,旨在全面凝聚提品质、创品牌的共识,共建品牌南海的新抓手。

2019年则是兑现诺言的第一年。本次命名活动由3月15日南海向全社会发布“举匠令”拉开序幕,短短十余天,就收到来自7个镇街、区直部门推荐及企业、个人自荐材料达335份,报名人数比上一届增加14.3%,不少企业甚至成立专门团队开展申报方面的服务。网上点赞环节也吸引了超10万人次参与点赞。再掀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关注,不断壮大的工匠队伍以及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也成为全区学习的典范。

长期研究传统手工业发展的佛山市岭南文化研究院、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副研究员谢中元就发现,近年来南海对工匠精神的倡导,已经促使更多的人去专注技艺,在传承基础上加大创新,“比如玉雕、藤编两个传统手工业,入选后的工匠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更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工艺传承中的使命感。社会对制造业领域工匠们认知度的提高,也对产业、行业发展有导向作用。这种影响力将源源不断地触及到社会终端,带动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而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制造业领域多年来的“短板”也在企业与个人的观念改变中得到提升。在今年的报名人数中,获专利和专利获奖人数分别是上届的2倍和5倍。本次获命名的30位工匠中有19位拥有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南海面向社会命名大城工匠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当地发展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在今年两会闭幕式上,黄志豪结合《粤港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背景,就南海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提出“五个再造”的思路。其中,无论是包括“将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打造成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门户和关键节点;依托佛山强大制造业基础,在三山千灯湖片区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在内的空间格局再造,还是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大项目招商,大力打造一批千亿产业集群”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集群再造,都需要发挥工匠专注执着、勇于创新的作用,并让工匠精神作为灯塔照亮更多的人加入工匠的行列。

所以,在为南海举匠崇匠之举点赞的同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教授杨望成也表示,南海给予工匠最高礼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工匠精神必然会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是未来南海经济、制造业保持增加竞争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南海力量的重要源泉。